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首页
Portal
公众号
微信群
货源网
公众号免费收录
发布
同城
搜索
搜索
每日签到
微信
微信群
货源
登录
公众号
微信号
小程序
资讯
情感
科技
时尚
新闻
娱乐
旅游
工具
积分
推广
转账
支付宝
微信充值
同城
问答
微信群
微信号
小青年
微支付
公众号
小程序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微信公众号导航
»
公众号问答
›
公众号相关
›
公众号文艺
›
为什么国人的旅游方式普遍特别累?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国人的旅游方式普遍特别累?
[复制链接]
736
|
22
|
2018-12-1 2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可能问题没有问清楚,起因是前两天跟我父母去海南旅游,觉得特别的累。感觉根本不是去放松身心的,而是去花钱买罪受。每天早上没睡醒就要出发,还要拿两个很沉的包,天气又热,不管去哪儿人都特别的多,而且特别嘈杂。所有人都在喊着说话,很多导游拿着大喇叭讲解。然后突然就觉得身心俱疲。
但是看别人好像都很开心似的,乐此不疲的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的景点。。。。真的是我太矫情么?还是说有更好的旅游方式?
为什么外国人就可以选一个沙滩,一躺一整天,看看海晒晒太阳,而中国人却一定要把旅行搞得特别的累,一天要去好几个景点才觉得值?到底什么才是旅行的真正意义?旅行真的必须要搞得身心俱疲么?
-----------------
看了大家的回答,有一两点想再解释一下。。
第一点就是,我们真的没有跟团啊!就是我爸妈和我三个人自由行。然后我们也租了一辆车。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倾向度假那种轻松的形式的,然而我爸妈却是一定要奔景点去。如果我不跟他们一起去的话他们会很生气。其实我提问就是想问问大家怎样才能说服父母,来一次纯休闲的度假。
第二点就是,我第一次写的确实有点儿急了,态度不好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实在不好意思!
最后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B的陈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真事,之前和老公一起去泰国蔻丽斯米兰度假时曾想过带公公婆婆来。
后来考虑清楚后一起否决了,为什么?因为我跟他说,这里只有阳光沙滩海水,没有他们眼中的景点,你让他们过来一两天可以,住上十天半月他们肯定受不了。
我们觉得放松、舒服,是因为我们平时在北京上班,节奏太快,生活太累,突然到了一处空气好天气好,天天只用游泳晒太阳喝椰子汁,当然觉得爽。而公公婆婆在老家四线小城市,公务员已退休,天天过着这样的生活,你让他们飞到泰国海边去过这种生活,还不如给他们报个团“深度游”,今天曼谷明天普吉,10天不到新马泰所有“景点”都看完。然后回到家继续过清闲日子,整理照片回味下累得不行的旅游时光。
(而我爸妈是做生意的,虽然也是四线小城市,但每天比我在帝都还忙,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度假”,而非“旅游”。)
所以说白了,旅游的意义大概就是从自己的生活里跳出来,换一个节奏过。平时节奏越快的越向往慢节奏的旅游方式,而题主说的那种大包小包累的要死的旅游方式,真的是另一部分人向往的旅游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蒙牛是不是爱我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你好!不知你父母多少岁?我想讲讲我妈的情况,或许与你的父母类似。
我妈今年73岁,今年五月六月来英国和我们住了两个月。这是我为数不多的陪妈妈在国外旅游的经历,我发现一些我们自己旅游时没有的情况:
1、妈妈非常非常拘束,主要是因为语言完全不通,什么都要问我,爱面子的她多少觉得很郁闷,又深怕闹笑话,所以一直端着。
2、妈妈记不住景点的名字,除了大英博物馆这种耳熟能详的,不要说是特拉法加广场这种纯洋名的,连伦敦塔这样的地名她也记不住。
3、妈妈不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体育,所有的一切,所以我们建议去的地方她基本没有概念,出于很复杂的一种心理,她总是说不用去了。她明确提出的需求是:最代表英国的地方带我去看看,这辈子也算到过了。
发现这些以后我其实很难过,假如今天是我到了73岁,第一次接触这个丰富到可怕的世界,突然感觉自己这一生过得如此单一,难道我会比我妈妈更淡定吗?
所以,我是这样陪妈妈逛的:
-- 各种类型的景点每种选一个,皇宫一个,城堡一个,庄园一个,村庄一个,湖泊一个,山区一个...给景点起一个妈妈容易记住的名字,比如把V&A叫做“金银珠宝博物馆”,温莎城堡叫做“女王娘家”,特拉法加广场叫做“大胜仗纪念广场”...
-- 每到一个景点给妈妈买一本地图和说明册,把上面标出来的重点走到,比如V&A的十大镇馆之宝,当十个都看过了拍了照,我妈就十分满意,立刻就说可以走了。
-- 每次去一个地方之前,让儿子给外婆介绍,外婆永远对外孙讲的一切都兴趣盎然。外孙外婆两个啰里八嗦一通之后,我妈第二天就卸下负担胸有成竹很多了。
我妈在这两个月里每天写日记,去过的景点详细记录心得观感,把地图和册子按日期收起来,每一张上面让外孙写上中英文双语的地名。还坚决不给我看,她说回去把日记和照片对应着看,就够回味很久了。她说她老了,以后这么远的地方不想去了。
是的,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是的,并非都是我感兴趣的,是的,我就是一个导游加司机加翻译。我认识的英国人,从出生开始就随着父母周游各国,年轻的时候和同学朋友背包行,成年后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海岛度假,到我妈妈这个年纪,他们当然可以在地图上选一个自己最想再去的地方懒懒的呆上几天。
对了,我公公当年穿着皮鞋西裤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背着手站在马尔代夫海滩上看着做日光浴的游客感慨:“这些外国人真勇敢,全身晒得这么红了还坚持学习。”
我们现在陪伴父母去旅游,大约是英国同龄人的外婆的外婆曾经做过的事。我觉得挺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w彼岸一朵花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事前跟一起旅行的人,沟通好
”旅行的目的”
非常重要。目的清楚,付出的才会感觉得到价值,没想好 / 沟通好就去,结果只会是每个人都抱怨。
有人说国人就喜欢跑景点,这么说有点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还是有很多人是抱着”休息、度假”的心态去旅行的。我与朋友家人一起旅行时,都会事先归类好目的,大致上会分成:
-
休息:
不排行程,每天睡到饱,当天想干嘛再说。(当然会事先看一下当地的交通与景点)
-
长见识:
通常是去看展、看建筑、参加活动,这就会明确的排好行程,然后照行程跑。通常会比较累,但总是会很有收获。
-
文化体验:
这跟上面两种不太一样,比较着重在”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上,所以在一个地点待的时间比较长,对一个地点了解的比较深入。通常都会联系好某位当地朋友或是单位,安排好在那边要做的事情,然后向当地人一样的过日子。
-
购物:
就不用解释了,买东西就对了。
通常我不会把四种旅行方式混在一起安排,这样心态上的转换会让旅行的过程有点混乱。一天睡到饱,另外一天又走到脚痛,再一天又去购物,想着就觉得好烦。
==========
但还有一个大前提,”
如果跟团,不要找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柯小凯戒不掉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爹妈。。。俩60+的老头老太。。。坐着高铁。。。刷着淘宝。。。大半个月都在路上。。。从黄山到福建。。。高铁沿线玩一路。。。
交通就是火车汽车黑车。。。
住宿就是淘宝农家乐加快捷旅店。。。
景点就靠手机百度。。。据说门票老年人有折扣。。。
有些不知名的地方。。。风景好的杠杠的。。。
恩。。。夏天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从黑龙江到内蒙古玩了一路。。。
我只能说。。。旅行的方式方法都是自己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邪恶的触手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老外也喜欢这种“忙碌”的旅行方式,但更多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学生的时候,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去做背包客。这时候不是为了度假享受生活,而是为了穷游看世界。国外青旅网络这么发达就是因为年轻背包客真的很多。
对于国人来说选择这种“很累”的旅行方式,除了个人喜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做该做的事。年轻的大好时光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出去看世界,反而在一个“老外们”看完了世界,转而开始享受生活的年纪,你用着不到人家零头的带薪休假,拖着忙碌大半年后的疲惫开始补以前落下的经历,那么不累才怪。
金钱的原因倒不是主要的,国外学生并不比国内学生富有,很多还背着贷款,还要自己打工赚生活费,却也没有影响他们旅行的热情。在国内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社会/学校/家庭的传统观念和压力,导致年轻时候的大把时间不是被自己自由支配,而是被强制用在了诸如辅导班,给导师打工,社会实践/实习以及在家宅着当乖孩子上。等到真的工作了,真的独立自主了,才想起来出去看看。却发现要么没有时间,要么没有精力。
大家不是不会旅行,只不过很多时候没有那个“氛围”。欧洲的中国留学生都是以爱旅行闻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m12pk6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动物园控博物馆控和西方古典建筑控,每次去的那些地方都是向往了多少年的,不抓紧时间一个个拜访并拼命拍照,那才是见鬼。
经常跑得连吃饭都只能去路边摊解决,脚磨破了也得忍着,但回来之后看照片都是极大的满足啊。欧美那些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动物园大教堂,每样看一天都不嫌多,有的动物园还得刷两天。想必那些对美术、音乐、历史名人、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也一样会疯狂地朝拜自己心中的圣地吧。出去几天去追求自己想看的东西,再累也开心,干嘛非得闲逛晒太阳才是玩。
另外别忘了50后60后那一代人,年轻时大都没机会旅游,心中对那些没去过的名胜古迹、世界名城其实是非常饥渴的,“趁着老得走不动之前多出去走走”对他们是非常切实的需求。可以说赶景点是出于他们内心的想法,未必是什么无脑从众。
而且题主大概不食人间烟火,知不知道大部分中国上班族一年才几天假,出国办个签证有多麻烦,机票旅店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有多贵?
就算很多游客出去并不了解当地名胜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人家愿意看个新鲜回去显摆,这有什么不正常的?
个人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出国旅游还把大量时间花在购物上,坐国际航班如坐出租车的有钱有闲一族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晚风怀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家族团海外九天的组织者、安排者、机票酒店路线策划者飘过………哦我还得兼职摄影位和翻译位。
这样就保证累我一个啦~~比报团便宜,自由度也高。
固定成员有表姐表妹,姨妈三位,我妈。主力是更年期老太太你说我得忍受多少jjyy?这样的行动进行了四年,每年不止出去一次,保证每次7-9天,从机票到汽水保证人均一万五。我的功课量……呵呵。
回来她们就高兴啦,各种跟人吹牛逼,不带大脑的旅行当然舒服啦!(怨恨脸)
去年专门带八十七的外公外婆去了帕劳,出海,下水,夜钓,完全ok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邪恶的触手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拿中国人旅游和鬼佬度假比 当然显得国人旅游辛苦
我在马尔代夫晒太阳的时候也比同一时间柏林青旅的背包客舒服
旅游是旅游 度假是度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有梦好甜蜜啊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选错旅伴了。现在年轻人放松游玩的是很普遍的,不然自由行也不会这么火。
看了题主补充很简单下次不跟父母出去玩就行了,那种度假式自由行年纪大点的人很多都不习惯。这真的只是两代人的代沟算不上国人式旅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大人生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辈子还有几次旅游机会?
你爹妈这辈子还有几次旅游机会?
你爷爷奶奶这辈子还有几次旅游机会?
架设景点总数不变,除一下就懂了!
别总觉得自个的生活方式最合理!!!!!
可惜这答案没什么人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trip1994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和度假是有区别的!旅游就是看景点,度假就是放松休息。普通人有几个一年旅游好几回,有几个有大把的时间和钱用来旅游。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运用看最多的景点,这也是一种错吗?父母已经年过半百,他们想尽可能的多了解了解他们错过的世界啊。
欧洲人也旅游也度假,就我所见的德国来说,柏林这种地方本地团外地团数不胜数,相对来说,欧洲团队比亚洲的多呢。
要说度假,就拿中国东北长白山来说,同样三天的行程,你去一趟西坡一趟北坡就是旅游,你在度假村里呆三天就是度假。
我爸妈也度假,只不过没有我们这么高端。他们就喜欢和朋友找个鱼塘钓一天鱼,就地支起烧烤架吃顿烧烤,晚上打牌搓麻娱乐一下。这是他们的休闲方式。他们旅游就为了看景点,不看景点他们出来干嘛呀。
我跟我妈我爸去旅游,我爸每天五点起来逛当地早市去,我妈六点半弄我起来洗澡,七点多一起下楼吃饭,开启一天的旅程。行程都是我爸跟当地人打听好的,我只负责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下网络信息援助,除了早起和不能瞎买买买,除了睡不醒也算放松。
我跟同学去旅游,夏天去了张家界,实在太热了,九点起床,下午两点就回屋吹空调了。行程都是我定的,她就跟着走就行,反而我改了她个大懒蛋更开心。
我跟男票去旅游,他妈的,我定的七点的闹钟,现在九点还没出门。昨天,我俩中午在百花教堂广场上晒了半个小时太阳,因为好久没晒太阳了。晚上不信邪的等了半个小时迟到的公交车为了去找一家餐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幻血幽狼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一个月假期我特么也想来个深度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trip1994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部分中国人旅游都比较累,尤其是上了年纪的。
算是一个行业通病吧。
一则,可能跟大的旅游环境有关,跟团游成本过低造成了品质的下降。年纪大点的出游者,没有办法自由行,只能选择跟团游,然后一天到晚就是奔波在路上,挤在人堆里面。其实,这比上班还累,一天下来,身心疲惫,还旅个啥游啊?答主十年导游,有时候都特别不能理解国人的旅游方式。
SO,自己选的旅游行程,含着泪也要走完,我只能这么理解了。
二呢,可能跟这类群体的旅游思维有关。不健康的对旅游的理解观念,造成了这种状况。
“到此一游”,总觉得到了,不去排队拍个照给人家看看,好像没有来过,这次不来,下次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这跟那个“锦衣夜行”的成语有点类似,呵呵。
“不看,白不看,反正都交钱了。”总觉得不去看,就是亏了。宁愿排二三个小时也要上去瞅瞅,不然觉得旅游行程不值当,划不来。交钱没享受,做了冤大头。
三呢,中国人的假期比较集中,造成了客观性旅游不便利。
大家都集中了出来旅游,跟个春运挤火车似的,
能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炸的时代
|
2018-12-2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年纪大了。难得去一次不刷景点,难道留着下一世?
父母有六十多的话,腿脚灵便,能走能玩能吃的时候其实不是很多。老人家这方面是有紧迫感的。
骚年,你自在是因为你还年轻,旅游的机会比父母多得多。
珍惜与父母同游的机会,如果可以,把他们需求放在第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心小子zy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公众号信息
公众号文艺
公众号资讯